您的位置: 完美体育 >科协新闻>动态>详细内容

广州市科协打造永不落幕的科普盛宴
超200万市民畅享科普之夏

2025-08-28 来源:广州市科协 【字体:
阅读:

今年暑假,为期两个月的2025年“广州科普之夏”主题活动盛大开启。活动以“百馆联动、千场活动、百万人参与”的浩大声势,打造了一场全民共享的科学文化盛宴,成为广州构建特色科普生态圈的重要里程碑。

全域协同构建科普生态新格局

广州市科协充分发挥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的统筹职能,联动220家科普基地、科研机构及企业,创新打造“乐享研学之旅、走进重点实验室、探秘高新技术企业、寻访知名高校、畅游科普场馆、玩转科学课堂、科普大篷车进基层、云游科普嘉年华”八大科普场景。累计开展活动4402场,开放公益名额超10万个,带动参与总人次突破200万,市民满意度高达96.9%,真正实现“百馆联动、千场活动、百万人参与”。这一成果标志着广州构建起了全域科普生态网络,为实现“科普为民、科普惠民”提供了坚实支撑。

创新机制激活科普发展新动能

坚持公益属性与市场机制双轮驱动,是本次活动的鲜明特色。通过将优质科普资源送进基层,精准满足公众需求,有效打通科普服务“最后一公里”,真正实现“科普就在身边”。同时,积极探索“科普+”融合发展路径,推动传统场馆转型升级,激发企研机构参与热情,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协同发展。白云机场科普基地首次举办暑期沉浸式夏令营,打造全国罕有的“警务防卫+航空科技”双轨课程体系,吸引超200名青少年参与;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推出“博物馆夜宿”暑期特色科普活动,这一创新项目推动科普收入较去年实现了5倍的大幅增长,成为拉动暑期科普消费的新动力;广东省科学院琶洲科普小镇推出科普剧本杀活动,融合科学秀与AI讲座,吸引4万人参与,客流量增长约为40%;金山地质科普基地通过打造“科普+文旅”品牌,直接经济效益较去年增长幅度达75%,并有效带动周边农产品销售及乡村文旅消费,实现区域协同发展。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广州动物园等传统场馆也通过开展生态夏令营、夜观体验、主题研学课程等方式,成功开辟“第二收入曲线”,实现从单一门票经营向“课程+体验+服务”多元模式的转型。这些案例不仅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同增长,更为科普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广州方案”。

多方联动彰显城市发展新担当

积极构建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协作机制。横向联合多部门推出“水文化+”研学路线、绿美广州生态行、一起趣研学等特色专题活动;纵向推动11个区开展“一区一品牌”科普行动,精准服务青少年、老年人、产业工人等重点人群。同时,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主动开放重点实验室、企业园区,让市民近距离感受科技魅力,这是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重要探索。

2025年“广州科普之夏”主题活动的举办,不仅丰富市民尤其是青少年的暑期生活,更通过多元模式推动科普融入日常、覆盖全域、惠及全民,为构建广州特色科普生态圈,推动科技、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奠定坚实基础,在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增强城市创新活力、培育新质生产力等方面发挥了深远影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增效”。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