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科普资助项目——“牵手自然课堂 探秘乡土植物 践行绿美东莞”系列科普活动举办
8月16日至17日,东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连续推出两场“牵手自然课堂 探秘乡土植物 践行绿美东莞”系列科普活动,邀请全市6岁以上的亲子家庭走进真实的生态世界,化身“小小林业科学家”和“小小生态侦探”,开启一场融合科学实践与自然探索的绿美之旅。
活动一为“科学实践·调查乡土植物”,8月16日,20组亲子家庭40余人走进科研基地,通过科学实践调查乡土植物,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生态保护的责任与乐趣,为绿美东莞注入新生力量。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曹洪麟带来一堂生动实用的乡土植物知识课,并分享林业科学家的奇闻轶事,激发了孩子们“植物王国”梦。
孩子们则化身“小小林业科学家”,在林科所自然教育径上开启“工作模式”。他们亲手操作激光测高仪、林业直读测高仪、胸径尺等专业科研仪器,学习如何为园内植物进行“体检”,测量树木的高度、胸径等关键数据,体验科学调查的严谨与乐趣。
动手实践环节,亲子家庭共同为园内植物悬挂树牌,加深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成为绿美生态的小小守护者。
活动二为“科学探索·培育乡土植物”暨生态站开放日,8月17日,20组亲子家庭50余人暂别空调房,走进生机勃勃的林间课堂!化身生态侦探,感受乡土植物的魅力,体验生命成长的奇妙。
走进神秘的“广东珠江口城市群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豹猫、野猪等野生动物的野外监测趣味影像和声音仿佛点燃了大家心中的“野性”。自然导师讲述的“生态站的故事”,也让大家了解了生态保护的科技力量。
孩子们变身为“小小生态侦探”,在生态站和自然教育径展开“寻宝之旅”,寻找隐藏的生态监测“法宝”、植物多样性和形态各异的植物种子。孩子们积极地学习科学的播种方法,亲手处理乡土树种种子,种下属于自己的小生命,体验孕育新绿的喜悦。活动延伸至家庭,孩子们将种子带回家,持续观察记录其生长变化,用日记书写生命的成长故事,培养耐心、责任感和观察力。
活动负责人表示,这两场活动是东莞市科普资助项目“牵手自然课堂 探秘乡土植物 践行绿美东莞”系列科普活动之一,是“自然教育”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旨在充分利用林科所优质的科技资源和自然环境,通过沉浸式、互动性强的科学实践与生态探索,让青少年及家庭:深入了解乡土植物的重要性和生物多样性价值;亲身体验林业科研和生态监测的乐趣与方法,激发科学探索精神;提升动手实践能力,培养观察力、责任感和对自然的热爱;增进亲子互动,共享自然之美与学习之乐;有效提升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生态保护意识,助力绿美东莞建设。
用户登录